会员记事
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协会动态

不忘初心 探寻海洋生命科学——黄海博士

日期:2020-09-24 09:42:07  浏览次数:1854

       黄海博士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,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水产与生命学院副院长研究员,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、海南省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、南海名家、海南省领军人才、中国动物学会动物生理生态学分会委员、中国渔业协会金鲳鱼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、海南省科技110农业专家、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特聘专家、第三届海南省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、海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、三亚市优秀专家、首届三亚优秀科技工作者……无论何种角色、多少荣誉,黄海都不忘初心,把精力放在渔业科技的突破和创新上,在海洋里探寻生命科学。

00302072810_d7154069.jpg

  攻坚石斑鱼人工繁育技术

  海南三亚绵延两百余公里的海岸线蓝天碧海、景色宜人,水产资源丰富。石斑鱼因其肉质鲜美,营养成分高,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。近年来,因大肆捕捞,野生石斑鱼数量急剧下降。

  “研究石斑鱼人工繁育、养殖技术,既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,也起到保护野生资源的作用。”黄海说,他能走上这条科研道路,最感谢的就是他的博士生导师、鱼类生理学及鱼类养殖学专家林浩然院士,在科研道路上给予了他很大帮助。

  2003年至2009年,黄海相继获得水产养殖学硕士学位和生理学博士学位。工作后,黄海首选石斑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作为他的主要研究领域,而现实给他来了个“下马威”。鱼类育苗孵化,一般是从母鱼和公鱼的培养开始。而石斑鱼却是一种雌雄同体,且先雌后雄的鱼类,雄性明显少于雌性,性别难以掌控,人工养殖难度大。得不到稳定的雌鱼和雄鱼,育苗无从谈起。为了攻克这个难题,黄海每天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,认真观察自己买来的石斑鱼,给鱼打针、喂药、泡药浴,经常联系导师林浩然院士进行交流……一次次失败积累出成功的经验,黄海最终突破了苗种繁育技术难题,得到功能性雄鱼,使得石斑鱼人工养殖得以顺利实现规模化生产。

  水产养殖户的“活百度”

 三亚日报记者跟随黄海到南山港的养殖鱼排,接着又赶到位于崖州区镇海村附近的三亚意源养殖有限公司,来回一百多公里的路程黄海已不知道跑过多少趟,而三亚周边大大小小的养殖场他几乎都去过。

  要实现石斑鱼规模化养殖少不了要与水产养殖户打交道。石斑鱼价格昂贵,一尾鱼苗都在几十块左右,养殖风险大。三亚意源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三亚日报记者,几年前,他们养殖场规模小,不懂技术,常年处于半亏损状态。黄海负责技术指导后,经过一系列的品种引进、改良,现在已经形成规模,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。

  “我们干这行,经常要到海上工作,跟养殖工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。”黄海说,有时候到户外工作,就跟水产养殖户在海上鱼排同吃同住,一两个月也是常事。

  指导公司提升水产技术,年产优质石斑鱼500万尾以上,年产值超过3000万元;支持三亚意源养殖有限公司建设人工鱼礁与海洋牧场,支持海南卓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休闲渔业……黄海不仅是石斑鱼人工养殖的“活百度”,也是企业和农户的“贴心人”。

  搭建科研团队打造实验平台

  2016年,黄海来到海南热带海洋学院,成为海南省热带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,开始组建科研团队,打造实验平台,架起产学研之间的桥梁。

  在一次应对石斑鱼大规模死亡事件中,因为团队中有了做病害方面研究的科研人员以及搭建好的实验平台,黄海和团队帮助养殖户挽回上千万经济损失。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教授马军告诉记者:“在没有这个实验室之前,如果养殖的鱼苗出现问题,养殖户要么拿去海口监测,要么就自己根据经验乱用药物,一旦控制不住就意味着亏本。”

  “之前我们就没有团队的概念,都是每个老师自己做自己的课题,没有设备,没有实践,难出成果。”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副教授陈燕表示,黄海来后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  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建起来了,海洋专业不同研究领域的老师们组成了团队相互补充,一起做更大的项目。“抱团取暖”让一群科研工作者燃起了斗志,有信心有能力为水产养殖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协会电话:0898-66264554

协会邮箱:hnbscc@163.com

协会网址:http://www.hdawelcome.com

协会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甸岛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内海南大学社科楼B栋610室

扫码免费注册会员后即可免费
申请《博士人才海南一卡通》

@2019 版权所有 海南省博士协会 琼ICP备19004185号-1 技术支持:创想传媒